北極航路對台灣之影響(二)
北極航路(藍線)與傳統亞歐線(紅色)比較之下,有人統計上海與鹿特丹的船走俄羅斯沿岸的東北航道將縮短航程22%,也就是至少免去10天航程,但是如果將紅藍線作相等的切割時,就可以發現其截點應在"南中國海'附近.也就是說至少對東協各國來說,走紅色傳統航線,與改走藍色北極航線是差不多的. 這就是"海上絲路優於北極航路"基本上之考量.
更何況:
(1)傳統航路一年都暢通無虞,北極航路一年只有5-9月可供航行.
(2)保險公司對於航行北極航路的船在構造上之要求較嚴(Ice Class),對船東來說增加成本後的"重裝甲"船,每年只能跑四,五個月,相對不合算.否則尚未下水的20000teu貨櫃老早一馬當先,先賺再說了.
(3)北極航路上的整補,修理,拖救等硬體設施,及軟體上各國間的規定,協議均尚未成熟,還需要一番角力折衝之後才能塵埃落定.
(4)等到北極航路因地球暖化而可全年通航時,目前的許多大港均已被海水覆蓋,成了"潛水艇基地".